垃圾分类是国家一直在倡导的行为,至今,距《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推行已经一年多,如今垃圾分类的实施状况如何呢?
《人民日报海外版》曾报道,北京某小区内,垃圾桶虽然标明了分类,但很多居民却视而不见,主动进行垃圾分类者屈指可数。在不少垃圾桶周边,一些纸盒、塑料瓶和厨余垃圾等堆放在一起,有的垃圾桶里还放着废电池等有害垃圾。
其实,这个小区的情况并非个例。但是,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明明有利于美化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何一直难以得到有效推广呢?
《北京晚报》表示,尽管一直在宣传垃圾分类,但是并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什么是正确的垃圾分类。比如,在厨房削个苹果,苹果皮算厨余垃圾;而在厨房剥花生,花生壳就不算厨余垃圾,属于其他垃圾。垃圾分类看似简单,要学的东西却很多。
除了居民外,一些从事垃圾回收的工作人员在垃圾回收的过程中也没有起到正向作用。光明网表示,一些社区中虽然放置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等分类垃圾箱,但最后垃圾车来了“都倒一个车里一起运走”。
另外,中国经济网认为,虽然近年来国家一直大力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工作,但是目前的分类往往是采用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等方法,在家庭、社区很难操作。
最后,垃圾分类是包含多个环节的过程,落实起来并不容易。央视网提到,垃圾分类不只是在居民小区摆几个分类垃圾箱就算完事,它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全链条行为,垃圾分类的环节包括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可见,我国在落实垃圾分类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要求所有人提升垃圾分类意识,真正做到科学分类、科学处理。(李鹏林)
本文由中国科学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卜勇进行科学性把关,目前其主要研究领域为健康、环保、水利、节能、气象、人工智能、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等。
由科普中国重新排版编辑